平時練得很好但是一到上臺或考試時,就一塌糊涂,為什么呢,歸根結底,就是不夠放松。緊張是放松的對立面,一般來說緊張分為兩種:生理上的緊張和心理上的緊張。
一、生理上的緊張
由于彈奏的不良好的基本姿勢而形成的。很多學生在彈奏速度較快的曲目時,經常感到前臂、手腕肌肉發熱、酸疼,這是因為沒能正確運用全臂彈奏法,而僅用連接肘部關節的肌肉力量舉起和支持住前臂來進行彈奏,使肌肉始終處于收縮狀態,肘關節處于固定狀態,這樣很難使上臂及全身的重量完全送下去,也就很難發出豐滿、明亮的音質和音量。時間一長就會形成緊張僵硬,甚至肌肉損傷無法彈琴。所以,用全臂彈奏是鋼琴學生所必須養成的良好習慣。
2、 由于觸鍵后沒有立即放松而形成的 當手指抬起觸鍵發出聲音后,就應立刻放松,讓剛才觸鍵而收縮的肌肉立即恢復原來平靜的狀態,只保留一點使琴鍵不致于起來的重量就行了,這樣出來的聲音是明亮透徹的。 為何有的表現出的聲音很悶,很死,樂曲全無音樂可言,這就是因為觸鍵后仍然用勁按住琴鍵,沒有使手臂里的肌肉放松下來,鍵盤被壓得很死,止音器不能完全彈開,從而使琴弦共鳴不良。還有的在彈奏快速的練習曲或有技術難度的段落時,越往后越覺得手腕、前臂酸困,彈不動。這是因為第一次下鍵的緊張還沒有消除,又加上彈第二、三個音,造成了緊張的積累,使手一直處于緊張的狀態下彈奏,就不可能彈好流暢的音群和較難的技術部分,同時也使肌肉過于疲勞造成損傷。
二、心理上的緊張
不論彈奏或演奏都需要一定程度心理精神上的緊張。這時最需要一種全神貫注的興奮狀態,從而充滿感情地把樂曲忠實、完整地演奏出來。這里成功的基礎:首先是技術上對樂曲的練習已達到非常熟練的程度;其次是對樂曲的處理做到心中有數;最后面心理上處于非常健康的狀態。但我們有些時候卻在彈(演)奏前或彈(演)奏時,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有害的心理上的緊張。
上一篇:怎么理解鋼琴演奏中的放松?
下一篇:鋼琴演奏為何為心理緊張?